close

    不可置否,2004年上映的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確實為災難片樹立了一個里程碑,強悍的特效好似在觀眾心中投下一枚震撼彈,依稀記得當年只要曾經進影院觀賞效果十足的明天過後的親戚或朋友,無不津津樂道災難片在戲院中透過偌大的螢幕、刺激的音效所展現出來的魄力有多驚人,只可惜當年無緣進戲院去參與如此盛大的影音饗宴,心中不免感到萬分遺憾。而這次同為明天過後導演的羅蘭艾默瑞奇(Roland Emmerich)所執導的2012,當然不容錯過,觀影結束,在電影長達158分鐘毫無冷場的大場面下,我可以大聲說一句,在明天過後五年後的2012,絕對又是一部精彩萬分、娛樂效果極佳、視覺驚爆度百分百的災難片鉅作!



    近兩年來的觀影經驗內,災難類型的電影,雖不可說是「大量攝取」,但也可說是「略有所聞」,大概可以想到的例子便是由基努李維(
Keanu Reeves)主演的當地球停止轉動(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及尼可拉斯凱吉(Nicolas Cage)主演的末日預言(Knowing),當然這兩部電影與2012都是相同類型的電影,可是論片內的精采度,那麼前述二例子與2012相較之下便失色許多,甚至可以換個說法,這兩部電影才是名符其實的「災難」片。2012之所以這麼精采是其來有自,光是以鏡頭調度浩大場面的手法,就足以讓人嘖嘖稱奇、驚嘆懾人特效在數位畫面內帶給觀眾的衝擊性,這,便是當地球停止轉動及末日預言最不足且缺漏最大之處。



    2012在此次題材選擇之下,運用了馬雅人所作出的預言,意謂大約在西元2012年年底,地球會走向滅亡的終點。題材選用終於不再侷限於環保意識的提出及警惕(當然此類電影警惕的立意也不為主要用意),反倒是用不可預知的未來作為劇本之走向,從2009年出發,看著人類從得知毀滅日期到如何自救,在短時間內建立諾亞方舟為達到存續地球生物的目的。故事簡單亦為老梗,諾亞方舟在電影內出現也不是頭一遭,可是能夠把老梗以舊瓶裝新酒之方式重新呈現,用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讓觀眾看得澎湃萬分,其操弄特效與融合劇本之成功度,足以其中見得編導功力之深厚。



    當然,在全球即將毀滅的情形下,哀鴻遍野之情形自然不少,而最後能夠搭上方舟之人,必然是口口聲聲說要維持人類種族延續的政客及捐大款建造方舟的金字塔頂端族群,基因優良的考量不是唯一的標準,反倒是弱肉強食在此時作出最恰當的註解。所以最後選擇方舟的門為不為剩下的人所開時,好像各國首領們作出了最人道、最不泯滅人性的選擇,實質上呢?在場者都是以
一個位置十億歐元取得方舟門票,似乎所有人都忘記了,此時方舟內上演著人性拉鋸的場景,但外面那些有十億歐元被屏除在外的「人」呢?難道他們就該死嗎?因此即便此橋段為劇本之所需,但過度的矯揉造作依然使我相當不以為然。



    災難電影觀賞之核心價值自然不是挑其劇情毛病所在,上段只是突然有感而發,稍為挑了一下劇情瑕疵。但無論如何,2012仍舊是一部相當值得觀賞的經典佳作,絕大部分以特效作為見長的災難畫面,果真在戲院內利用各種硬體設備把身歷其境效果發揮的淋漓盡致,看著如此浩大、駭人的大場面,兩個半小時的觀影時間真的是大呼過癮,直覺時間一會兒即過,如有機會,一定要進戲院取享受大螢幕所帶來最震撼的2012!!



    觀影總評:90(光是看目不暇給的特效都值回票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川魷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