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將暢銷小說改編成商業電影,絕對有著不小程度的挑戰,將天馬行空的創作文字轉換成實際呈現的影像作品,無論如何取捨,無論如何濃縮,勢必都有人有意見,文字在小說裡有著令讀者無限想像的空間,但換成了改編電影,不論是讀者或是觀眾只要觀賞就必須得接受導演的主觀呈現,因此,如何利用電影的技法將小說的精髓完整呈現,考驗著導演的功力。

 

    而白金數據:DNA連續殺人很明顯的就是在小說改編成電影的類型裡一個失敗的例子,當然,以本人這麼一位沒有讀過原著的觀眾來說,或許在評論上會不甚客觀,但是,我認為改編電影的存在功能並不只是為了已讀過原著的讀者存在,相對的,若是電影改編得有聲有色,在某方面來說能夠吸引更多尚未閱讀原著的觀眾進而去閱讀小說,可是在看完了白金數據:DNA連續殺人後,我完全沒有想去閱讀東野圭吾的原著小說,有此可見得,白金數據在從文字轉換成影像這方面轉換得是多麼失敗。

 

    當然,白金數據並非一無是處。電影一開始便強調DNA對於刑案調查上有著相當大的助益,也因此靠著一幫科學家建造了一台DNA的專屬鑑定機器,這台機器能夠利用犯人在犯罪現場遺留下來的DNA去模擬犯人的面容,甚至於身高、體型及各種遺傳特徵,在辦案流程上,靠著犯人的DNA就能夠掌握其面貌,確實對於案件有著極大的幫助,但是迅速的辦案流程,卻產生了不同的分歧意見。一是只要有DNA就是取得犯罪的證據,能將犯人繩之以法,快速結案;另一個則是DNA取得的手法及途徑是否合法?若是在非法的情況下取得行為人的DNA,能否可以算是一個合法的證據?兩種看法與手法,一個重視結果,一個重視過程,在正義於程序間的取捨與碰撞,白金數據在開場時確實有著令人眼睛一亮的劇情設計。

 

    只可惜,從電影開始進入到真正主題後(意即機器製造者發現自己竟然是兇手?!)劇情就像陷入了迷霧一樣令人不知所措,開頭所引述的正義與程序的思辯頓時不復存在,只剩下為了達成完美遺傳學的瘋狂論述與莫名其妙的雙重人格呈現在兇手與被誣陷人間,犯人的動機讓人摸不著頭緒,被誣陷人的雙重人格更是挑戰觀眾對於劇情的思考邏輯,而最後只得出犯人犯案只為了實現自己的的遺傳學說?難道一定得犯案才能實踐自己的理想?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再來則是節奏的掌握,開頭的劇情結構與節奏都可稱得上是有模有樣,一樣則是到了劇情主軸時開始出問題,許多的場景及場面都沒有必要持續這麼久,久了反而使人疲乏,也使人無心期待接下來的劇情,尤其是片中那段警車追逐機車的場面,簡直讓人看得是索然無味,不曉得是不是製片或是原著作者硬要叫導演拍那段飛車追逐場面,否則怎麼感覺拍起來那麼心不甘情不願呢?拖沓的節奏不但拉垮了白金數據,也浪費了一個看似能夠陳述程序正義為何的好開場,殊為可惜。

 

    綜上所述,撇除還算正常的開場不說,在其他部份我完全看不到小說改編到電影上的誠意,這部改編電影有沒有成功掌握小說精髓病如實的呈現?沒有。這部改編電影有無拉抬了原著小說的聲勢?沒有。有無讓沒閱讀過原著的觀眾想一窺原著的面貌?沒有(當然如果是想比較到底是電影爛還是小說爛除外)。說句實話,看完白金數據,我心中唯一浮現的就只有一個想法:這麼一部營造出來的氣氛與敘事的節奏都不太吸引人的改編電影,真不曉得到底是小說寫得太爛,還是導演及編劇只是速讀了原著就馬上改編上陣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川魷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