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市場保護的政策下,面對好萊塢的強勢入侵,近年來國片市場慢慢開始活絡,而自從海角七號鳴出了響亮的第一炮後,觀眾也比較願意買票進場支持國片,有了較為穩固的基礎市場,台灣的電影也慢慢的朝不同面向開始去發展與創新,從鈕承澤的艋舺開始,到魏德聖的賽德克巴萊,接著還有蔡岳勳的痞子英雄:全面開戰,至今年賣翻天由邱瓈寬執導的大尾鱸鰻,都可以從中看出台灣電影已經開始有著不同類型的發展。

而今年年初,國片市場有著兩部在精神上極為相似的運動類型的電影,一部是改編自台北市景美女中拔河隊的志氣,另一部則是改編自嘉義縣東石高中棒球隊的天后之戰,兩部電影不但在精神上相同,甚至連電影的改編脈絡都很雷同,在精神上,這兩支隊伍都有著不被眾人看好的精神,但是隊員們與教練都靠著堅忍不拔的毅力,終能在自己所堅持的領域中找到專屬的一片天;在電影脈絡上,這兩部電影都選用了不少素人(即真實的運動員)當作電影裡的角色(雖然還是有明星撐場),同時也靠著素人的演出,加強的運動電影裡的真實性。


    所以,在創作精神上,這兩部電影都有著勵志的精神;在創作手法上,這兩部電影也都有著部分「寫實」的態樣。只是,兩部電影,卻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敘事手法,志氣雖然在整體上還是有不少的缺點,例如:片中有許多橋段剪接得不太自然,明明許多對白都令人感覺還未說完就瞬間跳到下一段,或是無法交代清楚為何從來沒有贏過獎牌的女子拔河隊能夠在一夕之間變得如此強盛,向心凝聚力能如此強大?但是整體上掌握到了運動電影的精髓,運用了「相信、受挫、迷航」這三元素,至少還利用了不少煽情與催淚的片段創造了令人頗為動容的結局。


    反觀天后之戰,幾乎毫無結構式的敘事方式,劇情的跳躍程度更勝志氣,素人演員的發展性不高,明星加持的演出也不亮眼,加上劇本的內容更是蒼白到令人不知所措。在電影志氣裡,拔河隊員們靠著每日練習拔河,做基本的體能訓練動作來達到練習的效果;而天后之戰裡隊員們則是做了許多跟棒球的基本動作一點關係都沒有的訓練,加上全隊四處打零工、參加划龍舟競賽拿獎金,只為了籌隊上的經費,當然,打工籌經費為了參加比賽這個舉動很感人,但是這勢必跟為了參加比賽的訓練與進入比賽前幾強的結果沒有絕對的關係啊?只是在凸顯及批判政府或是學校不願重視體育這塊領域罷了,但同樣要提到重視這個問題,志氣裡也是有著拔河隊因為經費不夠而不能出國比賽的困境,但是那本來就非電影的重點,志氣裡也只是草草帶過,並不像天后之戰裡面硬要在籌措經費這塊長篇大論,講了許多言不及義的東西,到最後甚至讓電影主題硬是偏離了本來的想法。



    至於演員的詮釋,同樣身為教練,演出教練,志氣裡飾演拔河隊教練的莊凱勛很符合教練的形象,在他的演出下,時而嚴厲訓練,時而為學生擔心,不但能夠利用知曉學生的處境去凝聚拔河隊,更可以藉此發揮出拔河隊該有的優點及長處;再看到天后之戰飾演教練的倪安東,首先,他根本不是個教練,只是個為了不要被免去教職的渾噩教師,球隊的存在與教練的頭銜對他而言只是能保有教職的必要原因,其次,倪安東的口條實在差勁,當個來自國外的外籍老師還可以接受,但要當個在台灣土生土長的艋舺囝仔,就完全是一場笑話了。兩種教練,兩種形象,兩種心態,就呈現出了電影裡孰優孰劣的核心價值了,即便倪安東最後硬是要來個浪子回頭金不換的轉變,還是無法藉此合理化球隊能夠在比賽中得勝入八強的原因。


    國片市場的蓬勃,帶動了許多不同類型電影的發展,在運動類型電影方面,今年年初的志氣與天后之戰交出了各自的成績單,對我而言,志氣是部敘事清晰但是各方面尚須加強的好電影,但是天后之戰,則是一部敷衍了事,只想靠著改編實事與素人演出就想闖關的半吊子電影,我總覺得,觀看一部電影,一定要先去看見別人的好,在電影裡面所下的用心,志氣固然不是一部完美的電影,但是至少觀眾還可以看得出來編導在各方面所下的功夫,但是,天后之戰完全相反,各項胡亂添加的元素加總,使人愈看愈是憤怒,愈看愈是搖頭嘆息,跳躍式的情節拖垮了整部電影的節奏,讓天后之戰的劇情就像是倪安東在戲裡頭用了極不標準的外國腔閩南語說他是艋舺囝仔一樣的無法令人信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川魷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